愛與靜心-摘錄於「與大師同在」
奧修在好幾百個達顯和演講之中對我們談論關於男女關係的問題。它似乎是西方門徒主要的絆腳石,也是我們的能量會分散過去的領域,它讓我們一再一再地在同一個圈子打滾。在早期普那時代每天晚上的達顯裏,有很多情侶或夫婦會坐在奧修的面前述說他們的問題。他會帶著無比的耐心來聽,試著以很多方式來對我們解釋,叫我們不要把事情看得很嚴肅,要在愛和瞭解方面成長。
他有時候會教給他們一些伴侶可以一起做的靜心技巧。

在早期這幾年,我愛上了靜心,我不瞭解為什麼人們會那麼容易將能量轉向別的地方。在靜心當中我自己就覺得很滿足,所以我並不需要別人。然而也可以找到一個很好的平衡,因為我也聽過奧修說他不想要我們像尼姑或禁欲的和尚一樣的生活。然後,當然有一種自然的生物拉力,那是不能用「我是一個靜心者,我不需要跟任何人在一起」這一類的想法來跟它抗爭的。如果有一個禁欲和單獨的週期自然來臨,那是另外一回事。任何自然來臨的事必須被允許。
有一個想要單獨的週期很自然地來到我身上,它維持了一兩年,然後我又再度擺盪到關係裏。
我對關係的定義是:當兩個人在一起,那個愛的花朵已經凋謝之後,他們基於需要、執著、和希望那個愛能夠再度復活而仍然在一起,所以在那個同時,他們會互相抗爭。這變成一種權力的遊戲,經常在爭看誰可以駕馭對方。需要有很強的覺知和勇氣去看清那個愛情事件在什麼時候變成了一個關係,將兩個人分開成為朋友。
對我而言,最重要的事是要很全然地去生活,去探索我自己內在的深處,並且很有創造性地將它表達出來。如果在一個愛情事件當中跟某一個人在一起能夠在這些方面對我有幫助,我就會投入它。我不想去思考兩個人要怎樣才能夠在一起。我不重視「上帝安排」而可以維持一輩子的婚姻,我覺得那是不可能的。世界上或許有一些例外,但是我還沒有碰過這樣的人。
過去一些和尚和真理的追求者,甚至現在在修道院裏面的人,他們都拋棄了愛和性,他們將自已跟異性切斷。我可以瞭解為什麼。當我愛上一個人,它可能會引起很大的困擾。所有的情緒,比方說像憤怒、嫉妒、和欲望,我本來以為那些東西都已經從我身上消失,但是一進入戀愛之後,那些醜陋的東西又再度浮現。